1942年,日軍入侵三亞時,曾在羊欄鎮檳榔河上游修建一宗攔水石壩,在金雞嶺建立一家自來水廠,專為駐扎榆林地區的日軍供水。解放后,中國人民解放軍榆林海軍對簡陋的供水工程進行重新修建。當時沒有什么制水工藝流程,水質差產量少。供水范圍小,僅供水給部榆林駐軍。
1974年,為保障國防建設和戰備需要,及盡快解決三亞地區軍民生活用水問題,國家投資1480萬元,興建三亞第一期供水工程。建成總庫容1100 萬立方米,年供水700萬立方米的福萬水庫;以及日供水2.4萬立方米的荔枝溝水廠。并修建輸水暗涵12.5公里,敷設Dg400-600mm的供水管道42.5公里。1977年8日l日荔枝溝水廠正式供水。1982年3月1日,第一期供水工程全部竣工?;颈U狭宋魃车膰澜ㄔO,緩解三亞地區軍民生活用水的緊張局面。
1984年5月,三亞撤縣設市,原水、自來水供應緊缺日益嚴重。為了三亞的開發建設創造良好的投資環境,三亞市人民政府決定興建第二期供水工程,共籌措資金3300萬元。1985年下半年破上動工。1990年2月共完成總庫容1450萬立方米,年供水1300萬立方米的水源池水庫和日供水4.5萬立方米的金雞嶺水廠。第二期供水工程竣工后,三亞市日供水能力從原來的2.4萬立方米提高到6.9萬立方米。
1989年l月,為加強供水管理,并對全市水源、供水系統進行統一規劃,成立三亞市供水公司。自1989年至1998年止,公司先后投資352萬對設備、流程及舊的供水網絡進行革新和改造。使公司的水質化驗中心、水表檢測中心成為省內第一批通過計量、認證的單位;投資1065萬元敷設供水新管道;300萬元用于改造加固半嶺水庫引水渠、荔枝溝水廠新建一條生產線,使該廠日供水能力從2.4萬立方米提高到4萬立方米。公司供水主管網從225公里擴展到395公里;供水普及率從83%提高到90%;供水控制面積15平方公里;占城市供水的65%;日供水能力8.5萬立方。1987年,三亞市升格為地級市。
1991年11月,第三期供水工程的原水工程正式破土動工, 1994年建成總庫容7710萬立方米,年供水能力5475萬立方米的赤田水庫,共投資5736萬元。與此同時,配套制水工程青田水廠于1993年12月動工,1995年完成第一系列供水工程,日供水能力7.5萬立方米,1998年6月完成第二系列工程,青田水廠日供水能力提高到15萬立方米。二個系列工程和原水、自來水輸送管道總投資23000萬元。制水設備引進美國全自動加氯機,其規模大,設備、工藝流程較先進。至此三亞日供水能力達到23萬噸,基本滿足了三亞市近期發展的需要。
1999年7月,經三亞市人民政府批準,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并聯合三亞市供水公司、三亞市青田水廠、三亞市赤田原水供應水庫、三亞市水源池原水供應水庫、福萬原水供應水庫、三亞市水利水電工程建筑公司等六家企業組建海南天涯水業(集團)公司,為三亞供水行業實現資本運營創造了條件。至今,公司已建立自動化供水調度中心,財務電算化及電腦收費管理系統等,加快了企業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