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城供水公司工作人員下鄉解釋農村供水設施代管服務
為確保供水安全優質、實現從源頭到龍頭達標,佛山市禪城區積極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工作。經禪城區政府、各相關部門、鎮街、供水企業多次協商,此項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工作擬分兩階段推進:第一階段將在今年年底前實現全區抄表到戶,初步實現同城同價、同服務;第二階段則計劃用3年完成石灣、張槎、南莊共321個自然村的老舊管網改造,并由供水企業實行一體化管理,以實現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四同”目標。
第一階段:年內實現全區抄表到戶
“太好了,以后不用專門跑來交水費了。”11月上旬,佛山禪城古灶村的招女士感嘆。招女士是張槎街道古灶古二村的居民,手握3套房子出租,每年都必須跑村委會把出租房的水費繳清。
11月上旬,佛山市禪城區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禪城供水公司”)的工作人員來到古灶村,與村委會工作人員一道,為村民辦理農村供水代管手續。從2018年1月起,古灶村村委會不再負責抄、收費、維修等工作,而是一攬子全部交給禪城供水公司;村民今后繳納水費也不再按躉售價,而是按禪城區居民水價標準繳費,同時還可以辦理銀行代扣,或通過微信等方式交水費。所以,招女士等一眾村民收到通知后,急忙備好材料前來辦理手續。
村民踴躍辦理銀行代扣業務
據統計,禪城區石灣、張槎仍有20個行政村,共122個自然村躉售總表未實現農村供水管網和“一戶一表”改造抄表到戶;南莊鎮18個行政村,共199個自然村的村級供水管網未全面改造。
近日來,禪城供水公司的工作人員馬不停蹄到各有關村委會簽訂農村供水代管協議,接收用戶資料,確認水表底數,建立用戶水表檔案,以便盡快讓村民享受與禪城區居民同等的供水服務,如24小時客服熱線、應急搶修、多渠道繳費、水費同價等。
第二階段:用3年實現“四同”目標
水潤萬家,澤惠民生。石灣街道鄱陽村在較早前已完成了城鄉供水一體化工作,“幸福甘泉”通過全新的供水管網順暢地進家入戶,300多戶村民隨時都可以享用到優質安全的自來水。
“鄱陽村原來用的自來水管是上世紀70年代由香港同胞捐建的,使用了那么多年,已無法保障村民的正常用水。”鄱陽村村委委員周日潮說,舊水管管徑小、老化嚴重導致經常穿孔、漏水,頻繁停水維修、水壓不足等問題對村民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而村民所交水費也不足以充抵維修費。
鄱陽村四面環水,綠樹成蔭,百年古樹隨處可見。石灣街道計劃利用今明兩年,將鄱陽村、灣華村等四條村,建設為“環境美、風尚美、人文美、服務優,宜居住、宜休閑、宜觀光、宜旅游,獨具嶺南特色的美麗文明示范村”,其中,鄱陽村要在今年11月底前率先建成。然而,用水不便,如何打造美麗文明示范村呢!“所有村民都投贊成票,使城鄉供水一體化、一戶一表的工作如期順利完成。”周日潮說。
如今的鄱陽村儼然成了“禪城水改范本”,石灣、張槎的有關村委紛紛組織前往參觀、取經。給予資金扶持 加快實現“四同”
據了解,禪城區石灣、張槎、南莊共321個為實現供水管網的自然村,不同程度存在多重水價、管網老化漏損嚴重、用戶水質水壓不穩定、村內消防自救水量不足等問題,
“大部分村的供水管網漏損率超過30%,最嚴重的達100%,既造成水資源浪費,也給老百姓用水帶來極大不便。”禪城區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廷國說。
以禪城區張槎街道張槎村為例。過去使用的供水管網由村委會在上世紀80年代敷設,之后也由村委會負責維修、管理、抄表收費。全村用一個躉售總表,每家每戶裝分表,業主在每戶出租屋再裝第三級水表。供水公司-村委會-村民-租戶,以層級方式收取水費,再加上管網老化導致漏損嚴重,推高了終端水價,租戶所繳的水費通常高達3.5~4元/噸。
“以前每個星期都爆管,用水非常不方便,全體村民強烈要求水改,家家戶戶都愿意出資一部分支持!”張槎村黨委書記陳永升說,在村民一致同意下,村委會通過政府扶持、企業和村居自籌相結合的方法,解決了資金問題,順利完成了全村供水管網改造及一戶一表安裝工程。
“水改工作的最大難度在于資金籌措難,”徐廷國說,以往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主要由各委自籌建設資金,再統一向供水企業報裝。據介紹,為了使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的資金的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加快實現全區供水同網、同質、同價、同服務的“四同”目標,禪城區將在近期出臺相應的方案。
?。ㄈ锬龋?/p>
轉載自中國供水節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