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無小事,防患未然是關鍵。今年以來,三亞全力抓好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項目建設,補齊城市消防短板,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群眾筑牢消防安全“防護墻”。
目前,作為三亞2024年市級十大民生實事項目之一的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項目已順利完成。該項目包括:對符合條件的區域增設市政消火栓380個;對市人民醫院消防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對200棟建筑高度超過50米且具備整改條件的高層居住建筑管道井進行防火封堵,進一步提升城市消防安全基礎。
近日,工作人員在三亞河東路檢修地面消火栓。本報記者 李學仕 實習生 江文滔 攝
建設智能消火栓,補齊消防設施短板
日前,在吉陽區商品街,街道上新增了12處消火栓,三亞環農集團工作人員正在對新建室外消火栓的部件完整性、水壓、設置高度和管網走向等情況進行逐一檢查,重點查看消火栓啟閉閥是否靈活、水流量是否達標等。經過現場“把脈問診”,新增的12個室外消火栓的各項建設標準均達到了使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日前,在吉陽區商品街,街道上新增了12處消火栓,三亞環農集團工作人員正在對新建室外消火栓的部件完整性、水壓、設置高度和管網走向等情況進行逐一檢查,重點查看消火栓啟閉閥是否靈活、水流量是否達標等。經過現場“把脈問診”,新增的12個室外消火栓的各項建設標準均達到了使用要求,可以投入使用。
消防安全,從最明顯的短板補起。“我們按‘輕重緩急、持續開展’的原則,對存在火災安全隱患、人員居住密集等重點路段建設380個智能消火栓,現已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消火栓保護半徑主要覆蓋河東路、鳳凰路、高峰路等21條主要市政道路,有效補齊了三亞市政道路消火栓建設的短板,為消防車快速接駁取水提供了堅實保障。
“每一個智能消火栓都有屬于自己的編碼。”三亞環農集團環通公司工作人員說,智能消火栓不僅防偷盜用水,而且可以定位導航,具備強大的遠程監控能力,足不出戶就能為消防水系統進行在線巡檢,降低人力巡檢成本,有效保障民眾生活安全。
“每一個智能消火栓都有屬于自己的編碼。”三亞環農集團環通公司工作人員說,智能消火栓不僅防偷盜用水,而且可以定位導航,具備強大的遠程監控能力,足不出戶就能為消防水系統進行在線巡檢,降低人力巡檢成本,有效保障民眾生活安全。
消除火災隱患,筑牢消防安全防線
據介紹,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項目啟動后,三亞消防、住建、資規等部門協同合作,邀請專家組建聯合工作組。經實地調研與火災風險評估,從全市1344棟高層建筑中篩選出200棟50米以上建筑進行管道井防火封堵。
據介紹,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項目啟動后,三亞消防、住建、資規等部門協同合作,邀請專家組建聯合工作組。經實地調研與火災風險評估,從全市1344棟高層建筑中篩選出200棟50米以上建筑進行管道井防火封堵。
施工前期,聯合工作組詳細勘查各建筑管道井情況,根據井口大小、管徑差異及功能井道特點設計差異化施工方案,采用防火泥、防火封堵板等材料與技術手段,確保達到防火安全標準。施工期間,消防宣講員深入各小區,通過講解管道井火災案例,提升居民消防安全意識,增強居民對封堵工程的理解與支持。
“目前,200棟超50米且具備整改條件的高層建筑管道井封堵已完成,進一步提升了高層建筑管道井常見火災風險防御能力,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有力保障了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說。
“目前,200棟超50米且具備整改條件的高層建筑管道井封堵已完成,進一步提升了高層建筑管道井常見火災風險防御能力,營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環境,有力保障了民眾生命財產安全。”市消防救援支隊相關負責人說。
消防救援人員在市人民醫院檢查消防安全設施。三亞日報記者 劉琪成 通訊員 莫文彬 攝
記者在三亞市人民醫院看到,消防設施升級改造工程也已完工,工程重點更換了消防門、煙感、溫感等關鍵設備,完善了安全出口及疏散指示系統,砌筑實體墻并建設微型消防站,為醫院的安全運營筑牢了堅實的“防火墻”。
責任編輯:三亞環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