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總額、資產總額持續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積極踐行國有企業社會責任,扎實做好保供穩價、防汛排澇等重點民生工作,“環農品牌”日益深入人心;持續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企業改革動力和發展活力明顯增強……掛牌成立以來,三亞環境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奮力書寫提質增效新答卷。
2024年7月底,在三亞國資戰略重組的浪潮中,三亞環投集團和三亞農投集團強強聯合,組建成全新的三亞環境農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三亞環農集團”)。重組整合后,三亞環農集團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關于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和黨的建設的重要論述,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始終秉承“國企姓黨、環農為民”的理念,錨定“十四五”戰略目標,全力推動整合重組及改革轉型發展,持續放大整合重組后的突出優勢,實現了由點多面廣到聚焦主業,由深挖存量到擴展增量,由加強隊伍建設到組織人才興企等一系列重要跨越和改革破局。
目前,通過資產梳理、組織架構調整、中層干部全體起立競聘和一系列制度建設等工作,三亞環農集團總部層面的改革任務已全部完成,子公司層面的整合重組與全面改革全速推進,六家一級子公司提前實現掛牌運作,為集團邁向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在三亞灣海洋生態修復工程項目現場,三亞環農集團組織大型工程船進行人工魚礁投放。
做強做優主業 資源集聚效益凸顯
時代有所呼,改革有所應。三亞環農集團緊跟時代步伐,扛起國企使命,找準戰略定位,大力推進市場化轉型和效益化轉型,將發展重心聚焦在環境資源與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核心產業上,努力推動集團做強做優做大。
在整合重組過程中,三亞環農集團堅持高站位謀劃、高標準設計、高效率開局、高質量推動,成立了整合重組籌備領導小組,組建多個項目推進小組,按照“集團整合”+“一級重組”+“全面改革”的實施步驟,制定了詳細的整合重組施工圖。通過“對標一流、漸進式融入,思想先導、自覺式帶入,任務書管理、節點式推進,持續深化優化、動態延伸拓展”的工作思路,三亞環農集團實現了整合重組的順利推進和階段性目標的圓滿達成。
“集團成立之后,確定了‘11366’整體戰略框架藍圖和‘打造環境資源與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產業平臺,成為海南自貿港一流的民生服務綜合運營企業’的企業愿景。原有的20多家一級子公司整合重組為6家一級子公司,承載集團層面環境水務、民生保障、生態能源、現代農業、工程技術、綜合服務六大業務板塊,進一步整合放大資源優勢,提升‘資本經營、公司治理、產業運營’三大能力,培育新業態、新動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以此來實現環農集團轉型升級。”三亞環農集團企劃運營部經理吉嘉驥說。
三亞環農集團下屬三亞生環再生資源回收有限責任公司工人,在廢舊交通工具拆解與利用中心對廢棄小汽車進行拆解前的抽油處理。
整合重組后,三亞環農集團持續深化內部改革,建立以“業績導向、效率優先、優勝劣汰”為核心的市場化機制,推動生產關系更好地適應生產力發展。2024年,三亞環農集團實現營業收入約12.28億元、利潤總額約1.44億元、所有者權益53.40億元、上繳稅費1.39億元,資產總額達到140.26億元,主體信用被評為AA+,為新一輪國企改革重組后首個獲評AA+的市屬國有企業。這些成績的取得,充分彰顯了整合重組的疊加效應和“1+1>2”的顯著成效。
深化體制改革 激發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國資國企改革,加快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國有資本和國有企業做強做優做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這為三亞環農集團整合重組提升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推進國企改革,以改革促進質量效益提升。三亞環農集團按照“一業一企、一企一業”整合重組定位,實現原三亞農投集團和原三亞環投集團人員融合、業務融合、制度融合、管理融合,構建業務協同及“扁平化、集團化、板塊化、專業化”的新發展模式。整合重組后,三亞環農集團形成6家全資一級子公司承載未來六大業務板塊發展的新格局,部門總數減少45%,持續推動向“價值創造型”本部轉型。
全面完善企業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三亞環農集團加強黨的建設與現代治理相融合,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探索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建設新機制、新路徑。集團繪制《公司治理主體決策權責清單及授權清單》,實現重大事項決策的可視化、透明化管理,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
推行“賽馬”機制,激活創新發展動能。三亞環農集團順利完成集團本部中層管理人員全體起立競聘上崗及集團本部員工雙向選擇與融合工作,本部總人數同比兩個集團整合重組前減少46人,降幅38.6%。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三亞環農集團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內在活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添活力。
三亞環農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董鳳娟介紹:“此次重組整合注重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嘗試建立‘以才定崗、以崗定級、以級定薪、崗變薪變’的整體薪酬體系,努力形成組織績效‘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個人績效‘一崗一表、一人一績效’的清單式、數據化管理體系。下一步將深化扁平化、中心化人力資源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資源共享要成效。”
全面完善企業治理體系,提升治理能力。三亞環農集團加強黨的建設與現代治理相融合,將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個環節,全面落實“兩個一以貫之”,探索國有企業治理體系建設新機制、新路徑。集團繪制《公司治理主體決策權責清單及授權清單》,實現重大事項決策的可視化、透明化管理,形成“權責法定、權責透明、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機制。
推行“賽馬”機制,激活創新發展動能。三亞環農集團順利完成集團本部中層管理人員全體起立競聘上崗及集團本部員工雙向選擇與融合工作,本部總人數同比兩個集團整合重組前減少46人,降幅38.6%。通過深化三項制度改革,三亞環農集團建立起“干部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薪酬能增能減”的管理機制,進一步激發企業內在活力,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添活力。
三亞環農集團人力資源部經理董鳳娟介紹:“此次重組整合注重深化勞動、人事、分配三項制度改革,嘗試建立‘以才定崗、以崗定級、以級定薪、崗變薪變’的整體薪酬體系,努力形成組織績效‘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個人績效‘一崗一表、一人一績效’的清單式、數據化管理體系。下一步將深化扁平化、中心化人力資源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向資源共享要成效。”
拓寬發展思路 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2024年是三亞環農集團整合重組的破局之年,對于承前啟后重塑集團發展格局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圍繞三亞產業發展布局,三亞環農集團堅決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市委、市政府深化國資國企改革部署,通過自我加壓、快速進位趕超,憑借堅實的發展基礎和突出的資源優勢,持續提振集團廣大干部職工“圖強、一流、齊心”的精神狀態。
2024年10月,三亞出現強降雨天氣,三亞環農集團工作人員在積水點抽排積水。
“圍繞海南自貿港產業發展布局,我們憑借堅實的發展基礎和突出的資源優勢,下大力氣完成好環境水務、海洋漁業等業務板塊上市等‘利長遠的要緊事’,啟動‘十大標桿性工程項目’,培育新業態、新動能,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三亞環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時亞南介紹,其中,環境水務板塊是三亞環農集團的重點發展領域之一。通過加快三亞中法供水有限公司股權收購和亞龍灣污水處理廠回購,三亞環農集團大力推進三亞全域“四水合一”水務專業化、一體化管理運營,做優做強水務板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亞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堅持陸海統籌、山海聯動、資源融通,抓好海洋開發,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建設海洋強省。
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亞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強調,要堅持陸海統籌、山海聯動、資源融通,抓好海洋開發,向海洋要生產力、求新增長點,建設海洋強省。
在三亞西島附近海域,三亞環農集團作業船只將剛捕撈的金鯧魚吊運上船。
向海圖強,因地制宜加快發展海洋新質生產力,是集團轉型發展的關鍵所在。“此次重組,集團明確集中優勢,堅定做大做強海洋產業,并錨定‘上市’目標,讓人為之振奮,信心倍增。”三亞環農集團海洋產業公司總經理黃春仁介紹,未來,海洋產業公司將以“三亞海上現代漁業產業園”為根基,謀劃布局以“大型漁旅綜合平臺+深遠海桁架式網箱+重力式網箱”為一體的現代海洋產業集群,打造海洋新質生產力實踐地。具體舉措包括:深耕水產種業,打造南繁硅谷;堅持向海要糧,推廣應用深海養殖新技術;做活藍色文旅,打造海上新地標;耕耘海洋牧場,構建熱帶休閑旅游特色牧場;充分利用三亞海鮮集采分銷中心平臺,打造水產品“菜籃子”工程;健全海鮮供應鏈,重點發揮自貿港及RCEP政策優勢,做大做強跨境海鮮貿易,已率先打通俄羅斯帝王蟹直飛三亞的渠道,努力實現全球海鮮“三亞購”;加強科技創新,爭做科創型、高新型企業;聚力多方資源,搭建開發運營模式。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作為環保事業的“踐行者”,民生保障的“排頭兵”,整合重組以來,三亞環農集團以“國企姓黨,環農為民”為理念,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始終牢記國企的社會責任擔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持續聚焦“六水共治”項目建設、城市防汛排澇、“菜籃子”保供穩價等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大事。以202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為抓手,推進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深化“一鹿優鮮”便民終端體系建設,切實回應民生所盼,以實干起筆,用心書寫“民生答卷”。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作為環保事業的“踐行者”,民生保障的“排頭兵”,整合重組以來,三亞環農集團以“國企姓黨,環農為民”為理念,在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始終牢記國企的社會責任擔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持續聚焦“六水共治”項目建設、城市防汛排澇、“菜籃子”保供穩價等惠民生、暖民心的民生大事。以2024年為民辦實事項目為抓手,推進城市消防基礎提升工程、深化“一鹿優鮮”便民終端體系建設,切實回應民生所盼,以實干起筆,用心書寫“民生答卷”。
三亞環農集團持續加大“菜籃子”惠民力度。圖為2025年,市民在三亞第一農貿市場選購蔬菜。
此外,通過土地資源資產化、資本化,三亞環農集團將集團的土地資源稟賦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資產資本優勢。以優化資本結構、強化國有資本為主線,積極開拓投融資領域,以資本優化與多元融資為集團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日前,三亞環農集團充分利用自貿港多功能自由貿易賬戶(EF賬戶)優勢,通過交通銀行EF賬戶完成了美元跨境融資,這也是市屬企業通過EF賬戶完成的首筆跨境融資。
用好深化改革的推進器,答好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展望未來,三亞環農集團將堅持實干奮進拼自身發展、服務大局拼產業發展。時亞南表示,圍繞有質量的規模、有現金流的利潤、有可持續的發展三個核心要素,三亞環農集團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十四五”末,集團將實現資產總額突破150億元、營業收入13億元、利潤總額1.5億元以上的階段性目標;“十五五”末,實現跨越式發展,再造一個高質量的環農集團;十年內成為行業領軍企業。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未來,三亞環農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亞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市委全會部署要求,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海南自貿港國企新標桿;不斷開創國企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為加快三亞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南篇章三亞章節貢獻環農力量。
用好深化改革的推進器,答好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展望未來,三亞環農集團將堅持實干奮進拼自身發展、服務大局拼產業發展。時亞南表示,圍繞有質量的規模、有現金流的利潤、有可持續的發展三個核心要素,三亞環農集團制定了明確的發展目標:“十四五”末,集團將實現資產總額突破150億元、營業收入13億元、利潤總額1.5億元以上的階段性目標;“十五五”末,實現跨越式發展,再造一個高質量的環農集團;十年內成為行業領軍企業。
風勁帆滿圖新志,砥礪奮進正當時。未來,三亞環農集團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及習近平總書記在三亞聽取海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的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貫徹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省委、市委全會部署要求,以更加堅定的信念、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全力打造海南自貿港國企新標桿;不斷開創國企改革發展的新局面,為加快三亞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海南篇章三亞章節貢獻環農力量。
責任編輯:三亞環農集團